李文军名师工作室学习工作制度
1.工作室每个成员规划完成《工作室成员个人专业成长三年规划书》,在完成工作室研究项目和个人专业化成长方面制订周期发展目标,明确自己的个人职责。
2.工作室主持人协助工作室成员制定具体成长计划,安排培训过程。
3.工作室主持人与成员所在学校经常联系和沟通,取得学校领导的支持与帮助,加强对成员教师成长过程的管理。
4.工作室定期邀请专家、名师对成员教师进行新课程、教育科研培训,并组织外出参观学习。
5.工作室成员每学期的自我发展计划中要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确定阅读书目,工作室给予经费支持。
6.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工作室组织的“主题”研讨、参观学习、专题讲座等各项活动。连续三次未参加工作室组织的活动,视为自动放弃工作室成员资格。
7.工作室成员必须参加工作室布置的课题研究、培训工作,完成工作室的学习、研究任务,并有相应的成果显现,努力实现培养计划所确定的目标。
8.工作室通过网站发布工作室工作动态、工作室成员论文、专题研究课例设计、典型案例及评析、教育教学故事、活动图片等。
9.工作室成员每月需在工作室网站至少上传1篇教育教学论文,或研究心得、学习体会、成长感悟。
李文军工作室网站群建设要求
一、网站建设目标及规划
以“高品位,高质量,求实效”的原则,整合、共享优质科研资源,及时传递工作室成员之间学习成果,交流“工作室”研究成果,使网站成为教育科研的示范田,课堂教学研究的成果辐射源和教育教学资源的生成站和积集点。
规划建设“李文军名师工作室”博客,通过网络全面展示本工作室的科研过程性资料和成果;建设“李文军名师工作室”微信平台,开展基于微信的教学教研理念和实践的分享和学习;建设各位入室成员老师的个人博客,真实连续的反映工作室老师的个人成长经历和成果;建设工作室的基于移动互联的教学网络平台、“云”课程和微课程内容,实践工作室制定的教学目标。
二、实行项目负责制
每个栏目由入室老师轮值负责,在网上收集或向工作室其他成员征集稿件,并及时上传。每学期工作计划中作好具体安排和轮值。
三、工作室成员老师具体要求
每位成员每半年必须完成1篇论文上传“教育研究”或“教改实践”栏目(最好使用已经发表或已经投稿,不能发表的论文);每位成员每半年必须完成有一定质量的1篇教学设计(课件和录像也可以)上传“教改实践”栏目;每位成员每半年至少要有1篇以上读书体会或感言上传“教学感悟”或“交流分享”栏目;每位成员每半年至少要有1篇以上的课堂教学反思(对社会、对教育、对生活的感悟也可以)上传“教育科研”或“教学感悟” 栏目;每位成员每半年至少要对1次工作室活动写出感言、体会或收获,并上传“团队建设”或“成长档案”栏目;本工作室成员参与工作室以外的重大学术活动(公开课、学术讲座等)需写成短文(最好同时附照片)上传“教学感悟”或“团队建设”栏目;本工作室成员外出参加考查学习参观交流活动的,考查完成后,需完成2000字以上考查报告,传“教学感悟”或“交流分享”栏目,并在工作室例会上宣读;每位老师都要建立自己的教育教学博客,上传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学习中的文章体悟,完善自己的成长过程性资料,最迟完成时间为2014年3月31日。
李文军名师工作室会议制度
1.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室计划会议,讨论本学期工作室计划,确定工作室成员的阶段工作目标、主要学习内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分工、任务以及工作室的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及专题讲座内容。
2.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室总结会议,轮流安排工作室教师进行本学期工作总结及成果展示,分享成功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
3. 根据工作室计划,每学期的每个月安排一次工作情况汇报会议,督促检查工作室的实施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难点。
4. 参照区名师工作室工作开展指导思路对主持人及入室成员出勤情况、学习及工作情况进行严格考核。
李文军名师工作室档案管理制度
1.建立工作室档案制度,并由主持人及主持人助理老师共同管理。
2.对工作室成员的计划、总结、研讨会记录、公开课录像象光盘、教案等材料及时收集、归档、存档,为个人的成长和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