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送走最强台风,上步迎来最强英语风

2018-09-26   西交利物浦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外国语学校(上步)

 ——记广东省强师工程项目初中英语骨干教师深圳集中培训活动与福田区初三英语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深圳刮起了83年以来的最强台风"山竹",台风虽然让深圳变成了“原始森林”,但怎么也阻挡不了我们进行英语教研的步伐与热情。2018月9月18日星期二,上步中学刮起一阵更猛烈的英语教研“强风"——广东省强师工程项目的50位骨干教师和福田区教研员廖春风老师带领的福田初三英语教师。 

 
 

 

活动介绍

一、 “强风来袭”

    本次活动是由广东省强师工程项目和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部中学英语学科联合举办,上步中学英语科组承办的一项初中英语骨干教师深圳集中培训活动,50位来自广东省不同市区的骨干教师和福田区的初三英语教师、英语科组长汇集上步中学,一起进行了一场深入的英语教学研讨。上午8:50-9:30 由上步的解玉娟老师进行《9A Unit2 Two Geniuses》的阅读课,9:40-10:20由莲花中学的韩袁老师进行《9A Unit2 Two Geniuses》的阅读课,两节同课异构精彩纷呈,亮点显著。10:40-11:40 全体参会老师对这两节同课异构的阅读课进行热烈的评课议课,期间火花四射,大家都给予两位老师高度评价。下午2:30-4:30由福田区教研员廖春风老师进行一场主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培训》的讲座,廖老师以专业的理论知识结合上午的两节课堂和各种不同的实例,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如何在实际课堂中运用。 

 

 

解玉娟老师的精彩课堂

二、“乘风破浪” 

     第一节课是由上步中学的美女担当解玉娟老师上课,上课铃响之前,她让学生们起立大声朗读课文,这是上步中学的一个读书特色,通过提高声音来激发孩子们上课的热情和专注力。解老师的导入部分明显是精心设计过的,她展示了几张伟人和明星的图片,在她的引导下,学生们客观的评价了这两者的不同,也促使他们思考自身对于伟人的理解,对本课的伟人小故事产生好奇心。  

    接下来的环节则更加注重了锻炼学生的一个概括和思辨能力,学生们要通过图片和标题预测本课内容,并且在略读的同时,找出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当然对于上步学生的学情而言,这一步略显困难,这一点当然也在老师的设想之内,因此,原本应该让学生自己概括的环节,降低了难度,让学生在给出的几个句子中判断、排序,哪一个属于Opening,哪一个又是Rising action,哪一句显示了是一个Turning point,或Falling action或Ending。既照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又锻炼了对文章总体把控的能力,这也是接下来评课环节石厦中学英语科组长高斌老师认为做的很好的一点。  

   
   

    在引导学生把课文分成几个部分以后,每个部分均涉及了考察Detail、Understanding、Analyzing等各方面的问题,并且黑板上的思维导图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补充完整,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了解整篇文章的大意,能通过MindMap复述故事,并且在每一部分中穿插生词的记忆  

    在学习完文章以后,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解老师鼓励他们上台进行角色扮演,这一环节的学生们非常活跃,因为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已经被老师充分的调动了起来,有的争着要当爱因斯坦,有的争着要当司机,有的比较搞怪的学生则想着当提问题的记者,问出一个难题来考倒演爱因斯坦的同学,他们生动的表演获得了全班同学的喝彩。

   
    

    文章学完了,角色扮演也做完了,这堂课就该结束了吗?非也。这堂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要培养他们的语言和学习能力,也要注重思维品质方面的培养。因此最后的最后解老师抛出了一个问题:What quality do you need if you want to achieve somethings? 围绕着课文的标题《Two Geniuses》同学们要思考天才到底是具备什么品质的?伟人到底具备什么品质才能称为伟人?一定需要智商高才是天才吗?在这一环节,同学们各抒己见,提出了对天才的不同理解,在思维碰撞中,我们结束了这堂有趣的公开课。 

 

韩袁老师的精彩课堂

 

三、“威风八面”

    第二堂课是莲花中学的韩老师带来的另一场风格不同的阅读课。引入部分她选择从自己最近读过的伟人传记入手,通过展示书本的封面,介绍引入课文主题,漫画版的人物肖像书籍封面很快便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看得出他们对老师手中的书很感兴趣,相信这里假如设计一个表现好的学生赠书一本,会让课堂更加热闹非凡。  

    韩老师的Pre-reading环节也是通过图片和题目来猜测文章内容,她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着重对比了两幅图里的汽车有什么不同,学生们仔细观察后发现了司机调换了位置,为什么司机要换人呢?学生们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那么阅读的时候就更加带着这个疑问去读,效果比直接让他们阅读明显好了许多,这也是Pre-reading环节的作用之一。 

   
 

    在While-reading中,同样是让学生梳理出全文的脉络,各个老师有各个老师的做法,每个方法都有着各自的优点,韩老师把文章浓缩为几个句子,让学生在阅读中给这些句子排序,即从一个宏观上的结构来阅读,在这一环节,韩老师也设计了男女分组互相竞争的情景,在黑板上画上一格一格梯子,学生们为赢得这场小小的比赛,都踊跃举手回答问题。 

    相比解老师把课文分为几部分详讲,韩老师的做法是把课文看成一个整体,他对学生阅读效果的考察是一步一步分几个方面来问的,一共5个问题,分别考察学生对于Gist、Detail、Reference、Vocabulary、Paraphrase等能力的掌握程度。考察的范围很广,注意到了以往学生接触较少的比如概括和猜词的训练。 

   

    下一步是通过分析性格来理解人物。爱因斯坦有什么样的品质,课文里哪个句子体现了这一点呢?同学们纷纷回答:“幽默、聪明”,甚至还有说他“懒、不守承诺”的,因为他让司机去给他开他本来已经答应了的讲座,他奇妙又有点道理的回答让全场老师忍不住笑了起来,纷纷给他鼓掌。  

    最后是整堂课最精彩的部分,韩老师通过Mindmap的形式,提出了Problem&Solution的拓展,从课文一下子跳出来到课外,学生们要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独立思考,假如他们是爱因斯坦,碰到了这个问题,他们有什么其他的解决办法呢?在Mindmap上当然韩老师也给出了一定的提示,比如现在最新的AI技术,比如用电脑进行远程授课,同学们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个环节既锻炼了学生开口讲英语的能力,也锻炼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的能力。学生们创造性的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最后也联想到了在我们古代还有没有其他类似这样急中生智的小故事,既符合我们核心素养的语言能力,也符合我们的文化意识的培养要求。 

 

评课议课环节

 

四、“风起云涌”

    两位老师在同课异构的阅读课后,各自说明了设计思路。解玉娟老师阐述了自己的教学目标和设计,但她比较遗憾的是学生们没有完成后面的作业。 而韩老师非常谦虚的说自己的教学是“一边教一边学”,她通过西方的精读课与课文阅读的结合,让学生尝试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接下来,参会的老师发表了自己对这两节课的看法和建议,大家积极讨论,给出了非常中肯的优质的评价: 


上步中学的学生处主任刘江云老师:

    刘主任认为解老师的课堂通过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她通过学生的读,通过学生的预测等阅读策略,让孩子们语言感知。第二,人物的体会,把孩子们放到人物当中,让学生体会语言环境。第三是信息处理,分段落并给出问题,让孩子进行信息的处理。体验感受语言的运用,整个设计是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培养。其中的思维导图也是信息处理和体验的感受。她觉得解老师在思维培养上做的非常好。而韩老师的课,刘主任认为韩老师的课条理非常清晰,整个过程环环相扣,活动设计层层递进,从简单的课堂活动往深入的课堂活动过渡。她的课前活动是通过背景知识来激活学生思维的,读中的活动是训练思维的过程,从skimming到排序到选择到details来训练孩子的思维。而课后活动是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强师工程老师代表1:

    她认为解老师是以文章结构为主线,着力于对文本的挖掘。而韩老师是从横向的思维板块和能力板块来设计教学步骤。她印象比较深的是韩老师非常注重细节设计。让我们惊喜的是韩老师的问题设计非常特别,非常细致。韩老师很注重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而解老师像在给中国人上语文课一样。上课的过程层层铺垫,同时递进,对文本的挖掘超级充分,学生的语言意识语言运用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解老师在分析每一段的时候,把人物分析得很细致。并且她认为解老师的课真正地是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

 

石厦中学英语科组长高斌老师:

    在阅读课中朗读与默读的区别,他认为阅读课的第一课时他会有多一点的默读,然后进行学生阅读和思维方面的培养,然后再阅读第二课时或者读后活动,他会加强学生朗读和复述的培养。他提出阅读第一课时需不需要那么多的朗读?高老师认为韩老师的课非常赏心悦目,他也提出了一个细节问题,对于韩老师设计的重新给文章标题的选项,他认为B选项two drivers也可以选。大家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强师工程老师代表2:

      另一位强师工程的老师代表进行点评:她注意到两位老师思维导图的呈现,她也有让学生在阅读课上画思维导图,而且学生都能画得非常生动。她在写作的时候也会让学生画思维导图,她先让学生阅读,然后再让学生画一个简单的导图,并通过思维导图来写作文。而两位老师都是老师画,再让学生看着说,她想了解这两者的区别。    

上步中学英语科组长郑燕纯老师:

       郑燕纯老师分享了她在思维导图的使用感想。她认为思维导图可以运用到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让学生看老师的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走。而让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是更好的,因为思维是非常私人的东西,不同的人画出来的导图是不一样的。而思维导图中不同的图画和颜色更能激发学生的扩散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去记忆。

 

罗湖区英语教研员余致晓老师:  

    余致晓老师认为福田区的英语阅读教学在廖老师的带领下做的非常深入。她认为阅读课的核心应该是思维,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应该是他的思维能力。不管是用到替换标题、起承转合去挖掘,让学生区分析人物的品质,或是思维导图去分析,都是现在非常提倡的对学生思维的培养。  

福田区英语教研员廖春风老师进行了点评的总结:

    廖老师认为这两位老师有很多共同点。第一她们都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以问题为导向,师生共同对语篇的意义,语篇发展的脉络和语篇语言的特点进行了探究。第二是语言的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参与语言活动,学习和运用知识。可以从两位老师的设计中看到阅读策略的渗透。从两节课可以看出“学中用,用中学”的良性循环。第三是老师非常善于观察,用评价引导学生的语言行为,我们能看到以学生为中心,更看到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看到了真正地学习的发生。这两堂课都是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把核心素养落实到了课堂上,突出了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两位老师都对文本进行了深挖,她们通过分析人物的性格分析人物的特征达到深度的了解。两位老师都深度地研读了语篇,关注了对课程内容的分析。关注了教学方式的转变,关注了学习过程,体现了活动性,学生的语言使用机会贯穿了整个课堂。


 

 

 廖春风老师的深度讲座

五、春风化雨

    50位骨干教师在上步中学报告厅用完午餐稍作休息后,紧锣密鼓地准备迎接下午的讲座。上步中学的张和军校长,李征斌副校长,教学处盛勇先主任,教科室王德胜副主任都非常重视本次培训活动,早早地就来到报告厅视察了整个会场的情况,和廖春风老师与老师们谈话,了解老师们的需求。  

   

    两点三十分廖春风老师准时开讲,她以《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培训》的主题,为了们详细地介绍了核心素养与英语阅读教学:  

   (1)廖老师介绍了核心素养的来源,详细分析了21世纪学生发展的18项技能。她和我们探讨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3个方面,6个素养和18个点,举了各种例子让老师们了解我们的课堂到底具体要教给学生什么。廖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两个部分应该包括哪些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如何对原课程目标的五个方面进行整合和提炼?”,她接着便给我们详细地解答了这两个问题并详细地介绍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 

   (2)廖老师结合上午的两节同课异构的阅读课详细地讲解了如何在阅读课中进行思维培养。一个优秀的课,一定要围绕一个主题,不要忘了学科的本质,语言学习的规律是什么。 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就是从提问和追问中培养,老师们一定要学会如何提问。廖老师肯定了解玉娟老师的课堂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了学生比较和观察的能力。另外,她强调在篇章教学的时候,也要融入语音知识的讲解。更要像韩袁老师一样训练学生用完整的句子来说话。她强调我们设计的活动一定不能是花架子,是要为了训练学生的思维而去设计不同的活动。英语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我们要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说去使用语言。韩袁老师让学生重新给课文起标题就属于这一部分的思维训练。而在在解玉娟的课堂中,她深度挖掘文本,提炼出了“IQ和EQ”的线索 , 这时候就可以迁移到生活当中,以学生的生活为例,就地取材。老师们要做到围绕主题,挖掘出文本,再深入教育学生,也就是跳出文本,再看文本。 

   
 

   (3)廖老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如何设计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她为我们展示了“布鲁姆的六层次论” 并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螺旋上升的,层层递进的。廖老师提出了我们现在教学上普遍存在的三个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我们应该把教学内容关联整合。要关注“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这六个元素,而这六个元素不是独立的,而是关联整合在一起的。  

    (4) 最后,廖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她亲自设计的《9A Unit3 Family Lives》的教学设计,通过具体的实例和详细的目标设计,她让我们知道如何在一节阅读课中,体现并融合英语核心素养。她说在设计一堂课的时候,你要想3个问题“:这节课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使用什么样的体裁呈现的?”。通过廖老师的讲解与展示,参会的老师们更加了解核心素养,也更加清楚要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中融合核心素养,并培养学生的思维。  

   

    两个小时的讲座,廖老师侃侃而谈,不仅有深入的理论知识分析,还结合上午的两节课,各种不同的课堂例子,还有她自己设计的教案来阐述她的理念,与会老师们聚精会神地倾听和记录,让参与其中的老师们受益良多。  

感谢大家的支持

 

                                                六、幕后花絮

 

    本次上步英语科组承办的广东省强师工程培训会议终于圆满结束,受到教研员与广东省各市区骨干教师们的好评。本次活动因“山竹”台风关系,准备时间紧,任务重,多亏有学校领导们和英语组老师们的大力支持,才能顺利完成。非常感谢上步中学两位校长亲临指导工作和上步中学各科室的积极配合。特别感谢上步中学教学处为我们准备整个会场的布置、 总务处为参会的老师们提供水和午饭、办公室为我们提供车辆支持、电教组全程录像跟拍、教科室准备会议室……需要感谢的人太多,有了大家的支持,这次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更感恩上步英语组每一位老师的全力配合,团结合作!感谢帮助解玉娟老师磨课、献计的初一、初二、初三英语老师们,感谢负责会场材料分发与会场秩序的初二英语组的老师们,感谢中午负责为骨干教师们服务的初一英语组老师们!相信有这么多给力老师的上步英语科组,在教研员廖春风老师的引领下,一定会成长得更快更精彩! 

   
   
 

(图文供稿:英语组  郑燕纯  林楚凯)  

返回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24 西交利物浦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外国语学校(上步)